更新日期:2022-06-30
擔心公司受疫情影響歇業而遭資遣,頓時失去收入而影響生計感到煩惱嗎?只要您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離職,並且仍有工作意願,就有機會領取勞動部就業保險所提供的失業給付,讓我們為您詳細說明,申請疫情失業補助的各項須知和條件。
內容目錄
什麼是失業補助?
失業補助就是勞動部協助非自願離職勞工就業,及保障其失業一定期間之基本生活,失業補助分成3種,分為失業給付、職業訓練生活津貼、提早就業獎勵津貼。
失業補助資格,申請人需為就業保險被保險人,且於其非自願離職辦理退保當日前3年內,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,還需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,給付標準按被保險人離職退保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%發給,有扶養眷屬者多加發20%,申辦方式以臨櫃親自辦理為原則。
申請失業給付條件
失業給付認定,如果工作的單位,投保單位解散、破產宣告離職,因勞動基準法規定之指定情事離職、定期契約屆滿的離職者等,都可以提出失業補助申請。
非自願離職
- 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,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,保險年資並不限定在同一間公司。
- 失業給付請領屆滿前受僱,並依規定參加就業保險滿3個月以上。
- 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。
-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。
- 14日內仍無法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。
- 提早就業可申請獎勵津貼。

失業給付
1. 沒有參加職訓課程者,可請領失業給付。
2. 失業給付領取的金額與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相同。
3. 符合失業 (非自願離職者) 可申請。
申請準備文件
- 離職退保後2年內辦理。
- 前往各縣市就業服務處辦理。
- 填寫失業認定申請書、失業給付申請書。
- 可以前往台灣就業通網站尋找理想工作。
- 由服務人員進行工作媒合,7日內前往應徵。
- 14日之內未有工作者,補助金將於15日內發放。
- 每月前往就業服務處回報,並且提供求職紀錄,請領失業給付。
- 攜帶身分證、印章、存摺影本、離職證明、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他證明文件。
職業訓練生活津貼
1. 參與政府舉辦的各項職業訓練課程,就可以一邊上課、一邊領取職訓津貼。
2. 如果中途自行離開訓練或遭到退訓,政府可以撤銷或是廢止津貼補助。
3.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金額與失業給付的金額相同。
4. 符合失業 (非自願離職者) 資格,有參加職業訓練時可申請。
申請準備文件
- 離職退保後2年內辦理。
- 攜帶身分證、印章、存摺影本、離職證明、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他文件。
- 前往各縣市就業服務處辦理。
- 現場填寫失業認定申請書、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書。
- 參加職業訓練,訓練滿30日後審核津貼,審核完畢後15日內發放。
提早就業獎勵津貼
1. 當您請領失業補助,或是職訓期間中找到工作者,可以將剩下的失業補助金額領完。
2. 鼓勵提早就業,可以提前領取50%未領完的失業補助。
3. 在失業補助期間,找到工作後也可申請。
申請準備文件
- 就職滿3個月的2年內辦理。
- 填寫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申請書。
- 附上存摺影本,郵寄至勞工保險局辦理。
失業補助線上申請
登錄失業給付線上申辦系統,可至台灣就業通網站,點擊失業給付線上申辦專區,完成註冊會員及履歷表,即可進行疫情失業補助線上申請。
初次申請失業給付及失業認定應備文件:
- 求職登記表。
- 失業(再)認定、失業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。
- 離職證明書或定期契約證明文件。
- 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。
- 被保險人本人名義之國內金融機構存摺影本。
- 身心障礙者,另檢附社政主管機關核發之身心障礙證明。
- 有扶養眷屬者,檢附受扶養眷屬之戶口名簿影本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,受扶養之子女為身心障礙者,另檢附社政主管機關核發之身心障礙證明。
結語
2022年的失業補助申請資格有擴大加給對象,將無工作父母也納為失業給付的眷屬加給範圍,以往的規範下,僅有扶養無工作之配偶、未成年子女或身心障礙子女的人可以領取失業補助加給,如今扶養無工作收入的父母也可以申請,且同樣是每扶養1人加給10%,最多可申請20%的加給額度。